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检察院

首页  丨   检察动态    检察新闻    理论研讨    以案说法    媒体播报    检察风采    公开听证

检察概况
院领导介绍
组织机构
检察长信箱
扫黑除恶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01期】打工人,“债”从天降
时间:2025-01-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会计帮老板转账背巨额债务

故事得从去年收到的一纸诉状说起,王萍(化名,以下人名皆为化名)满面愁容、神情慌张地找我们哭诉,称自己莫名背负了五百万的巨额债务,现在的她银行账户被冻结,唯一的一套住房也被查封,被限制高消费以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细究之下,原来八年前,她在一家公司当会计,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数字打交道,整理公司的账目以及报账。2013年的某一天,老板因公司业务周转急、账户临时受限为由,借用她的私人银行账户接收了一笔500万的进账,同日,又应老板的要求将这笔500万转给了一个叫黄群的人。起初王萍并没太在意,殊不知,背后老板因深陷商业泥潭,资金链断裂,这看似不起眼的操作,裹挟她入局。


多方调查还原资金流向

生活该如何支撑下去呢?2023年走投无路的王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我们检察机关,希望检察机关行使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权力,能够还她一个公道。深知50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关乎着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案件受理后,我们调阅了原始卷宗材料,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始末:2013年,徐岩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多次向原告杨静借款,杨静分五笔将1500万打入徐岩指定的三个银行账户,其中一笔500万款项打进了王萍的银行账户。之后,徐岩以个人名义向杨静出具了一张借款金额为1500万元的借条。

500万到哪里去了?王萍有没有使用过这笔钱?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先是到银行调取银行流水,逐笔进行核对,发现这500万在当天就转到了一个名叫黄群的男子名下。王萍表示她不认识黄群,更不知道黄群现在何处。但是仅仅凭借一张银行流水还不足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无法让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当务之急是找到黄群这个人,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想到了老板徐岩,但是徐岩因为涉嫌一起经济犯罪被关押在外省监狱服刑,我们不远千里驱车赶赴到外省监狱,见到了徐岩,但徐岩表示由于记忆力衰退,他已经不记得黄群是谁,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是他承认这笔钱是他借的,借条也是他本人出具的。虽然没有打听到黄群的下落,但至少能够证明王萍与杨静之间没有形成借贷合意。

与此同时,寻找黄群的下落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通过银行账户留下来的关联信息以及黄群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联系上黄群本人,并告知来意,据黄群所述,他并不认识王萍,和王萍不存在任何经济纠纷,这500万实际上是他和徐岩之间的债务纠纷。


未形成借款合同关系 法院撤销原审判决

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相关的证据链逐步完善。在与法院进一步沟通过程中,检察机关还原资金流路径,证明王萍与原债权人杨静之间不存在借贷合意,未成立借款合同关系,未实际使用该笔借款,也未从中获益。

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书,2024年6月,法院判决撤销原审判决,王萍无需再为这500万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这场十年前的民间借贷纠纷终于迎来了尾声,收到再审判决的王萍立马将结果告知检察官,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先后两次送来鲜花和锦旗,称一定要当面表示感激之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轨道的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办理民事监督案件,面对复杂法条、冗长合同,需深挖审判程序、法律适用的漏洞。回顾我们办理的王萍民事申诉案,争议焦点模糊,我们查阅大量的司法解释、类案判例,组织听证让双方充分陈情、释法说理,最终案件得以再审改判。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办案,而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领悟民行监督“守正纠偏”力量,更是维护司法裁判既权威又公正。

 
 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