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新时代检察履职工作,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法情结合,加强释法说理。
法理与情理齐飞,理性与温情交织,让司法更有温度。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要坚持法理与情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做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发觉对待未成年人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温情,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有家庭关爱缺失和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我想,我们在面的这些可挽救的未成人时多一些温情、多一些感性、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相信,是否可以挽救更多的孩子?
二、深化实践创新,赋能检察履职。
大概是从去年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推广,以及“刘莹姐姐”小程序的推广运用开始,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创新带来的变化。例如依靠大数据监督模型的数据碰撞可以发现线索。启发我们,在办理综合履职案件中,虽然没有直接的模型可以运用,但是可以运用这个思路,将日常办理的案件以及在各大平台、其他院办理的综合履职案件进行梳理,形成线索台账,将可能涉及到的综合履职线索及相关法律法规、职能部门等分门别类进行登记,为后续综合履职案件的办理提供便利。
三、勤学善思,强化责任担当。
检察办案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手不离卷。新时代未检工作要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集中统一办理,尤其是2023年综合履职案件的办理,对未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会办理刑事案件,更要会办理涉未成年人的综合履职案件,这就包含了民事案件,行政公益诉讼等案件的办理,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思考,与时俱进更新检察理念,加强对检察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在具体实践中熟练运用。
最后我想借用《九部的检察官》中的一句台词:“未检工作就像一道防风林,把防风林扎好了,里面的花花草草才能长好”,作为年轻的未检人,我将秉承初心,以求极致的精神,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扎好这道防风林贡献力量。